微信怎么免费投票 微信再现大规模封号!这些行为会被严厉打击!2022-09-22
犹记得2020年6月,千万级大号咪蒙被禁言。一大波公众号被删被封,连很多微博大V都不能幸免。而近日,又有大批公众号因违规被封。据悉,一天封了3000个号,现在被封的号粉丝总量已过亿。
网上流传着一张咪蒙群里的截图,咪蒙在群里明确提示,此次封号主要因为某些公众号内容低俗、标题党严重。
不少新媒体群里都出现了关于封号风波的讨论。
据网友爆料微信怎么免费投票,此次封号风波微信怎么免费投票,就连超级大号“丁香医生”都没能幸免。
不过,所幸现在已经恢复正常,真是虚惊一场。
这次“整治行动”,主要针对低俗内容和标题党。最近公众号也上线了“检测标题党”功能。小编也是翻了很多很多文章,才找到一个被标上“标题严重夸大误导”的红标签。(看来我平时阅读的文章,质量都杠杠的)
如果将这种被检测出标题党嫌疑的文章,分享到群里或者其他好友,会直接显示“此标题包含夸大误导信息”。
由此可见,此次微信整治力度之大。早前微信怎么免费投票,我们135编辑器也曾发文,提示大家不要触碰“微信公众号的底线”。针对此次封号事件,我们再次做出提示:
一定要谨记 《微信运营规范》,心里没谱的童鞋,赶快点开再重温一下。
(点击查看大图)
规范里明确表示,以下类型文章都是严令禁止的。
除此之外,在2020年12月底,微信针对使用第三方软件登录的用户实行了封号。被封号的用户基本都使用了微信“分身”。
通常,被封的微信号可以通过微信官方客服申诉,有机会解封。而据爆料,此批违规的号已经找不到申诉入口。
微信为何大规模封号?其实,很多安卓手机厂商都推出了微信双开的功能,并以此为卖点,一些第三方软件,也支持微信双开。而在苹果iOS系统,多数是第三方开发者开发的非微信官方app。
腾讯决定打击多开软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从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方面考虑。各种微信多开软件均不是微信官方开发的产品,更多的是由个人开发者开发。当用户通过这些分身版微信登录的时候,开发者可以获取用户的账号密码、操作记录,甚至是银行账号信息等各种私密信息,可直接将你微信钱包里的钱盗走。如果你还有绑定卡,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第二,是为了打击微商,给用户良好的用户体验。随着微信的发展而崛起的微商,大多数都被人诟病,他们的营销手段非常简单,就是不停地复制、黏贴、发布朋友圈营销内容,很影响用户刷朋友圈获取的用户体验。同时,微信号的好友上限大约为5000人,微商为了扩大营销面,从群控商那里买来群控系统,自动加新人、发朋友圈、培训代理商、点赞、卖货等。
微商的产品隐患过大。很大一部分微商的产品都曾被曝存在很大的质量问题,从用户的身心健康方面来考虑,微信也不得不封号。
此外,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也有关于第三方软件的说明,一经发现用户使用第三方软件或插件,腾讯有权对前述行为进行独立判断,并对相关违规帐号进行处理。
面对如此严格的监管,我们应该怎么做?
1、坚守媒体人道德底线,不要打擦边球;
2、标题内容避免恶俗化,减少、粗俗词语的使用;
3、注重内容品质,传播正能量;
这9种消息千万别发!
微信上任何发言都要担负法律责任,以下这9种消息千万别发!
1、政治敏感话题不发;
2、不信谣不传谣;
3、所谓的内部资料不发;
4、涉黄、涉、涉爆等不发;
5、有关港澳台新闻在官方网站未发布前不发;
6、军事资料不发;
7、有关涉及国家机密文件不发;
8、来源不明的疑似伪造的黑警辱警的小视频不发;
9、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信息不发。
这4件事千万别做!
微信代购彩票被判刑
去年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微信代购彩票刑事案件。被告人罗某、王某、李某、刘某在未取得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授权的情况下,利用网络社交平台擅自发行、销售彩票,分别被判处一年六个月至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罗某、王某、刘某、李某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经营罪。
微信上不可销售香
去年10月,福建省一小伙张某未获草专卖许可,通过利用网络微信、QQ等方式与他人交易并邮寄发货,非法经营香数额24万余元,违反国家法律禁止性规定而被公诉。
身份信息、位置信息、孩子照片
统统晒不得!
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车票、护照、飞机票等,但这些票据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都含个人姓名、证件号等信息,借助特殊软件,便能轻易读取。
家长发布孩子照片、文字记录时,会无意间泄露孩子的相貌和姓名。
微信朋友圈投票暗藏惊天骗局
在微信朋友圈投票,想必很多人都遇到过,但是,这种投票的背后也可能隐藏着骗局。去年11月,辽宁警方制作了相关视频,详细讲解朋友圈投票、拉票的诈骗内幕。
警方介绍,朋友圈投票最容易被骗的是报名者。不法分子往往先是许以丰厚的礼品,吸引大家参与报名,借此套取个人的详细信息和邮寄地址。
辽宁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李涛说,父母把孩子的身份、姓名、就读的学校,甚至照片都提供给后台,后台一旦取得这些信息,将这些个人信息非法出售,不法分子拿到这些信息之后,可能编造一些重病、车祸等谣言,对父母进行诈骗。
来源:综合网络
编辑:文竹
长按关注“网信日照”微信公众号
权威资讯 服务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