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现场投票 微信拉票投票者会妥协拉票者也无奈2022-09-22
阆苑学子
阆苑学子(微信号:huidaxinwen)是惠州学院东江学子报旗下新媒体产品,致力于提供真实、客观、专业的新闻报道。
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平台,本应该是加强与亲友的联系,增进彼此的感情,可如今越来越多的活动、比赛却增设了网络投票这一环节,微信拉票铺天盖地,就连大学校内也是不能避免。许多人都会经常收到同学、朋友发来的“求投票”的链接,朋友圈也是在不停地刷着这类信息。而人气比拼似乎成为比赛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微信评奖投票也被很多人质疑为主办方提高关注度与知名度的营销手段。
最近,由我院某组织发起的“惠大最团结班级”大赛评选在校内掀起了一股拉票热潮。截至比赛结束,15汉教1班以2647票位居第一。而在个人榜上的前五名每人的邀请人数均超百位数,15物理2班的钟恩平邀请了有336人,位居榜首。大赛规则中指出,一人对同一个班级只能投一票,并且投票流程复杂,后台有监控机制,作弊难度大。这就表明这些同学每收集到的一票都是真真实实的一个人投的。如此多的投票者投票时是带着是什么心态的?而参赛者又是如何拉到如此多的票数?
为了更形象的了解同学们对微信投票的看法,学子报记者通过网络问卷形式,收集了300名学生的意见。
数据看现象43%的同学觉得微信投票已成困扰
对于“微信投票,你会觉得困扰吗?”这个问题,35%的人选择“无所谓”,22%的人选择“不会”,而选择“会”的人却占了43%,接近选择“不会”的人的一倍。数据表明微信群现场投票,大多数的人对于微信投票是抱有困扰厌烦的态度的。
15级国贸专业的小陈告诉记者,“我觉得朋友圈太多这种活动会影响我玩微信的心情,一些朋友让我投票其实我的内心是一百个不愿意,但是不好意思去拒绝,只能搞得自己心情不好。”“其实挺烦的,但很多时候还是不得不帮忙投,最烦有人还会让我帮忙转发。”电子系大三的小陈郁闷地说道。
少数人关注活动本身五成的投票者是“妥协”者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你在哪种情况下你会帮忙投票?”这个多选问题,选择“真心想帮亲友”这个选项占到了最高比例66%,“熟人碍于面子,不好拒绝”选项占到了49%,“心情不错,随手帮忙”选项则占到了54%,而“关注该比赛/支持该活动”选项仅占到了33%。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人在投票时是很少会去关注比赛内容的,投票者们都有存在一种妥协性。“碍于面子,不帮不行”、“大家好朋友,当然要给他投一票”、“无所谓,随手帮帮忙而已”这些情况普遍存在。多数受访者认为这种投票比赛大多雷同、没有新意,所以一般并不怎么去关注其中内容,直接投票。
来自外语系大三的小徐谈到,曾有一次微信群现场投票,她的小侄女参加一个自拍大赛,因为比赛持续时间长,而且可以重复投,于是她哥哥每天都发信息催她投票转发,她感到很无奈。小徐觉得自拍比赛,意义不大,但苦于哥哥的一片心意,她还是不得不帮忙拉票,“那些45度角的自拍,我真的很无奈”。
拉票者感言集体拉票:身不由己集体荣誉感在作祟
对于此次的“惠大最团结班级”大赛,该发起组织也明确表示,初衷是希望仅供娱乐派福利,但参赛者们的热烈仍让“惠大最团结班级”比赛的微信拉票变得紧张激烈。回顾上一年中文系辩论赛“最佳人气奖”的拉票大战也曾轰动一时。竞争最为激烈的便是14级广电一班与二班。当时阆苑学子就有曾报道过两班疯狂拉票,票数多达上万张。14广电一班的小林告诉记者,当时他们主要是通过转发朋友圈与群发信息拉票,动员高中初中朋友、亲戚老乡,甚至是朋友的朋友,目的只是让更多人投自己的票。小林当时是班里的参赛人员,他坦言道因为是辩手,所以为了班级集体荣誉自己也积极拉票,但他个人其实并不认可这种方法,感觉投票已经变味了。
对于拉票者们为何疯狂如此,14级建土系的小许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有两方面的因素微信群现场投票,一是奖励的诱惑。二是主办方以各种集体、团队的名义让人心里产生一种集体荣誉感,然后就会说自己作为一份子,各方面都应该多出点力。14级广电二班的小黄有提到,对于上一年辩论赛拉票的过程,他的体会和感觉就是刺激好玩,而且一个班的团结和集体荣誉在这种时候可以体会得到。
个人拉票:亲友支持是最大动力有拉票者也称无奈
14级中文系的小邓参加了上一年“校园十大歌手”大赛,而在人气投票环节中她以两千多的票数屈居第二,与第一名的票数相比,据小邓描述还有不少差距。问及参赛者为何如此努力的拉票?站在参赛者角度的小邓表示,有一部分原因是荣誉。而除了荣誉之外,她还说道:“当你知道有那么多支持你的人,当他们一起很努力地帮你拉票的时候,你真的会觉得很感动,有这样一群人在支持你,你会有很大的动力。”小邓告诉学子报记者,自己刚开始其实蛮有动力蛮开心的,后来被别人追上又有种不甘心。可是因为朋友们都那么努力地帮忙,又想继续拉下去。而当需要再拉多点时,就会觉得有点累。“而且这并不影响比赛的结果什么的,拉到后来甚至会觉得其实没必要,可是有种一去不能回头的感觉。”
来自13级汉语言的小树在上一年和舍友组队一同参加由西湖论坛举办的“西湖之声”比赛,在人气奖的拉票环节,小树坦言起初拉票的时候感觉还挺激动,但是越到后面越感觉力不从心,因为一直拉但票数还是追不上,最后她不得不需要发动更多的朋友们一起帮忙转发拉票,小树感觉很无奈。
和小树同时参加“西湖之声”比赛的13级经管系的小罗,当时她在初赛人气投票环节中取得了第一。除了荣誉证书,主办方还给她颁发了一把尤克里里作为奖品。而因为排名一直比较靠前,小罗并没有感到太过无奈,只是觉得尽力就好。小罗到现在依然难忘亲友们的用心支持,“难得是原来还有这么多人支持我挺我,我感觉很好。”
观点互联网+时代微信投票大势所趋
中文系大三学生小廖表达了自己对于微信拉票投票的观点。小廖认为微信拉票其实也是班级团结的一种表现,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新媒体并通过它来完成一些比赛活动,这已成为一种趋势,这样除了能帮主办方更多地宣传,提高知名度,同时也能让更多人参与比赛当中。
小廖表示应该具体分析,主要得看比赛的类型和性质。有些比赛,例如征文类,专业性性强的,那么靠投票决定结果难免欠缺公平。如果是评选最佳人气,利用微信等新媒体,一方面增加比赛的知名度,调动更多人参与,另一方面又能顺应趋势,当然更妙。
被束缚的“弱势群体”主办方才是话事人
电子科学系大四学生叶裕华也发表了自己看法,他表示,在通常情况下,大众人气分在一场比赛中占10%~30%的比重比较合适。毕竟,普通民众的判断力跟专业评委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而且评选都是有标准的,是相对客观的。
但叶裕华认为如果主办方是出于某种宣传目的而发起一个与投票有关的活动,那么纠结比赛本身比人气还是实力其实已经没多大意义了,因为参赛者和投票者说白了,都是游戏规则束缚下的“弱势群体”。他这样说道“其实一场比赛会不会变质,我觉得,不是参赛者怎样疯狂拉票和人民群众怎么投票所决定的,而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游戏规则是怎么制定的。我觉得有太多的人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拉票者的疯狂性和投票者的盲目性,而往往忽略了主办方和游戏规则本身埋下的这个坑。”
本版内容选自《东江学子报第55期》03版
采写/东江学子报记者陈玟瑶唐汶金
刘烁纯谢小易
黄焯媚陈奕苗
编辑/东江学子报邹坤鸿
版面/东江学子报新媒体部陈泳诗
特别声明:本版图文由《东江学子报》提供,属于转载互联网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授权转载请保留原作者署名,注明来源,附上原文链接,谢谢合作!